“陛下,参谋部估算,蒙古轻骑最多二十万,再加上红夷人的十万土着兵,己巳之战北方战场敌陆军总兵力为六十万,红夷水师兵力估计在两万。”
对敌方陆军兵力估计,朱慈炫是认可的,但对红夷水师兵力估计,他有不同观点:“杨卿,红夷水师上有不少土着兵,整支水师兵马应当在三万以上。”
“陛下,红夷还要守巴达维亚,不可能倾巢而出的。”杨嗣昌有异议,参谋部已将土着兵考虑进去。
朱慈炫反问道:“杨卿,要是红夷人与小弗朗机人达成协议呢?你要明白一点,抛开海贸不谈,在对待大明这点上,小弗朗机人与红夷人有一致观点,那就是不能令大明强大到威胁它们利益。”
杨嗣昌一愣,随即认同道:“陛下,红夷水师兵马就按三四万计。不过,这不影响水战的战役规划。”
“杨卿,具体如何打,朕不会干预,只提一个要求,那就是炮舰集火战术必须得到运用。”
“陛下放心,炮舰集火战术,是整个战役规划的核心,参谋部已令南居益加紧演练。”
点点头,朱慈炫又问:“炮舰最多可增加多少?”
“陛下,龙江船厂的计划是增加五艘,但若要装备未经海试的炮舰,那还可再增加五艘。”
若倾巢而出,红夷舰队有十三艘盖伦战舰,武装商船也是盖伦船,战力绝不是大明水师所能比。
大明的优势是船舰数量多,敢用火攻与之死战,还有新型炮舰。
打败红夷舰队没问题,要想全歼那就得精打细算,每一步都要算计到位。
新型炮舰数量多固然好,但也没必要拿人命当儿戏。
毕竟,未经海试的炮舰,未知的风险非常大。
“杨嗣,未经海试的炮舰不要装备。”
“是,陛下。”
己巳之战的北方战场,朱慈炫考虑的是战果有多大,而不是胜负问题。
“王体乾,让锦衣卫想办法,将外喀尔喀与和硕特两部策反,尽可能削弱建奴联军。”
“臣遵旨。”
王体乾领旨后,问道:“陛下,要是令其不能出战,会不会影响建奴出兵?”
这是个重大问题!
朱慈炫尚在考虑中,杨嗣昌已出声反对:“陛下,万万不可!要是让建奴知道我们已知其破关计划,那很可能会令其退却。”
“陛下,文弱所虑极是,不可因小失大而策反蒙古两部。”袁可立出声支持杨嗣昌。
孙承宗却说:“礼卿,可以令其关键时刻反正,以打击建奴战心。”
“嗯,稚绳所议可行。”
其余人也纷纷赞同孙承宗的提议。
“王体乾,那就这么着吧。”
朱慈炫对此也没多大想法,只要不令建奴退却即可。
“臣遵旨。”
“诸卿,南洋诸藩联军有建奴将领指挥,数量又远高于明军,朕以为当调李岩的闽海卫队,以及两旅大员岛主府军参战。”
对乾圣的想法,大家也没反对,只要红夷人的攻击点在天津卫,大员岛有一旅岛主府军和民兵,安全应当无忧。
“陛下,参谋部即刻会下令调兵。”陈奇瑜接口道。
大方向定下,没有讨论具体战术安排,让众臣退下后,朱慈炫目光集中在海防那边。
时间又过了一个月,南洋诸藩联军已集结了七十余万,后续兵马仍源源不断地往海防一带开。
而明军也已集结到位,等待的只是朝廷后续装备。
“高伴伴,告诉内务府,海防那边的米粮不要再外运,必要时可将小弗朗机的米粮支持安南之战。”
“臣遵旨。”
而在湛江南洋事务衙门里,正在召开作战会议。
洪承畴是南洋事务大臣,当仁不让地成为总指挥。
三省总督朱燮元,征缅军总督彭崇焕,两广总督崔呈秀,为己巳之战南方战场的副总指挥。
宋献策和牛金星为双军师。
现在的海防城防御已做到极点,城外三道战壕可阻敌半月,城内更是防炮防火枪。
五万征缅军训练有素,再加基本成型的南洋卫队,粮草弹药充足,说固若金汤一点都不为过。
袁崇焕就是个狠人!
他下令将二十六万多军属全迁入海防城,作为大军的后勤支援。
明眼人看得出,他这是拿家属逼迫征缅军死战。
大家也不好阻止他。
毕竟,在决定命运的国战面前,没有谁是无辜者。
宋献策作为海防城的军师,提出一个要求:“洪大人,要是战事紧急,军属也是要上战场的,需给其配备兵器。”
对宋献策,袁崇焕现在总算顺眼了点:“洪大人,今后他们去缅甸,也是要作为民兵使用的。”
曹化淳到湛江后,带的又是一群伺候乾圣的内侍,庞天寿作为后进,权利自然落到曹化淳手中。
他开口道:“洪大人,大员岛上,精壮都要训练为民兵,承担保家卫国的重担。”
多数万兵马,洪承畴对此也没什么好反对的,点头道:“先从武库里调些旧兵器,等朝廷新装备到来,再行替换吧。”
南方战场的装备,现在都由南京皇家兵工厂制造,全是二号炉钢所制。
朱燮元的三省总督府所部,全部替换完成,换下来的旧兵器就在湛江。
袁崇焕眉头一皱,不过没开口。
“洪大人,安南军已向土司兵发起试探性攻势,以本督看,倒不如将十万土司兵撤出安南,部署在云南与安南边境线上,以牵制敌军。”
军报已送到总指挥部,洪承畴觉得不过是建奴将领的试探,并没打算撤出土司兵。
不过,既然朱燮元提出了,就问道:“诸位认为,土司兵当撤出安南,给南洋诸藩叛军更大空间吗?”
朱燮元三省总督府所部,开战初期只守云南边境,并不主动参战。到战争后期,他们才会进入安南,直插叛军后路,将其包抄在靠近两广的数府之内。
“本督不同意。”袁崇焕表示反对,“两广兵马不过四旅,南洋事务衙门也只有两旅,有建奴将领在,南洋诸藩叛军肯定要进攻两广,单凭这点兵马,如何抵挡得住数十万叛军进攻?”
他这次反对得非常靠谱。
宋献策表示支持:“洪大人,朱总督,十余万土司兵应当撤到两广边境,一起抵挡叛军进攻。”
喜欢移明皇帝请大家收藏:(www.31wxw.cc)移明皇帝三易文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