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炫得知晋商缺现银,便决定加一把火:“王体乾,让厂卫传出消息,晋商挪用钱庄存银,草原贸易大亏,已经无力支付存银。”
“臣遵旨。”
晋商抵押资产借银,正好与厂卫的谣言相呼应,谣言便不再是谣言。
这时,李凤翔在旁奏道:“陛下,建奴来袭,京城肯定要封闭到战争结束,倒不如对京城晋商率先下手,战后可多腾出更多人手抄晋商的家。”
之前,朱慈炫并不赞成战时抄家,主要是没那份精力。
不过,在封闭的京城抄家,不会牵制多大精力,同时也能警告下那些首鼠两端者。
“可。”
朱慈炫略一思索便同意了,随后问王体乾:“山西那边安排妥当没有?”
“回陛下,已经安排妥当。一旦建奴入侵,厂卫即刻会封锁山西全境,监控所有犯事晋商,等战事结束配合内务府抄家。”
陕西、河南两地厂卫皆入山西,抄家人手是足够了,但没可靠军队参与,朱慈炫担心其中会有猫腻。
因此,抄家还是要战后开始。
为了抄家抄得彻底,他甚至否决了派骑军去抄建奴老巢的方略,为建奴那点老弱,影响到抄家是不可取的。
况且,罗刹人已经入侵到西伯利亚,留着建奴还可以先挡一挡,等南洋、天竺安定后,再抽调兵力北上,清理掉建奴残部,同时斩断罗刹人伸过来的手。
有李凤翔在,抄家不会有问题,朱慈炫现在忧虑的是晋商细作。
前次监国亲王府清理帮会,成果不可谓不大,帮会被清理一空不说,还挖掘出六处晋商细作。
只是这些细作皆是死士,没能挖出线索。
据李凤翔估计,至少还有一半细作点没挖出,而这些细作点正是守城的最大危害。
“李伴伴,建奴不打到城下,晋商细作恐怕不会再有动作。”
“是的,陛下。”
防备得再严,总有疏忽之处,破城恐怕难以避免。
皇太极未必会屠城,但精壮肯定是要带走,因为他们可以用来当炮灰攻城。
对于这些人攻城,朱慈炫早就有过旨意,任何攻打大明城池者,皆为大明之敌。
无论文官还是武将,下令杀这些人不会有心理负担。
但终究是北直隶百姓,他们的死亡会影响北直隶重建。
朱慈炫叹息一声道:“战后再找晋商算帐,以慰死难百姓。”
没人回这话,因为太沉重。
第二日一早,不少人出现在各钱庄门前取银。
权贵的银子早就取走,目的就是为了与晋商拉开距离,取银的基本是商人,他们是为生意来往,才会将银子存入钱庄,以便在他处取出。
外头回来的银子,基本也会存在钱庄,把钱庄当银行用。
要是皇家的银行能异地汇兑,他们肯定不会存在钱庄,因为相对于皇家的银行来说,钱庄的风险还是比较大的。
秩序井然。
有了前次厂卫干预,现在来取钱的人没再喧哗,只是默默地排着队。
可这对钱庄来说,压力是莫名地大。
现银有限,存银取得太多,肯定要发生挤兑。
因此,钱庄东家都在筹措银子。
外地进不来,只能向京城缙绅借。
甚至,有人向大明皇家商业银行借贷。
资产折半抵押借贷,大明皇家商业银行只收两成利息,手续还非常方便。
后知后觉者纷纷跟进,但晋商却被拒绝。
对他们的疑问,银行经理回复:“据市面上流传的消息,你们晋商已经资不抵债,经营不善,不符合皇家商业银行借贷的条件。”
以范三拔为首的晋商一时傻眼,心里忿忿,却鉴于对方后台硬,没人敢发作出来。
等他们离开皇家商业银行后,晋商资不抵债的消息已广为流传,上门取存银者更多。
其它钱庄也有同样趋势,但得知他们从大明皇家商业银行拆借到银元,存银者反而不再着急,事态渐渐平复下来。
于是,无论是权贵还是缙绅商人,以及小老百姓们,都明白了一点。
晋商末路!
“肯定是徽商搞得鬼!”
范三拔气得面目扭曲。
在钱庄业务上,徽商与晋商一直是竞争者。
哪怕是被迫规范后,钱庄仍是暴利行业,少些竞争对手,没谁会不乐意的。
徽商乘机落井下石,是要将晋商赶出钱庄这行,独占大明钱庄之利。
范三拔哪里想得到,这是乾圣为减少抄家给钱庄带来的风险,才逼迫晋商处理资产,兑付存银。
现在不是以前,晋商在京城已经吃不开,知道是徽商搞得鬼,那也是无计可施的。
于是,他们再次转向京城缙绅,以更低的折扣率抵押资产,以更高的借贷利率,借银应付挤兑。
十月十六,离建奴破关只剩七日。
晋商钱庄存银一空,不过也不再有人取银,因为京城的存银者都已取走。
只是,十余家晋商活银不多不说,连京城生意都差不多做不下去,因为货物大多抵押给缙绅,库存已经快要空了。
京城外当然还有不少资产和银两,但封城之下也调不进来啊。
消减了金融风险,朱慈炫不再关注晋商的事,洪承畴的捷报到京,战事结束得出乎意料,他需要将南方战场的尾巴给处理掉,接下来就要迎接建奴的入侵。
“诸卿,七十余万俘虏,再加不少安南男性,数目超百万是肯定的。除当权者要斩首外,剩下的人用于三条道路建设上,能不能安排得下?”
要安排的人数比计划多一倍有余,三条道路建设衙门压力不会小。
“陛下,西南三省地理复杂,需要更多俘虏参与水利和道路建设。”孙承宗难得率先提建议。
袁可立附和道:“陛下,臣附议,可新建从蜀地进湖广道路,多少俘虏都消化得了。”
“陛下,用于大明移民过渡的水利和道路建设,完全可用俘虏来替代,这样也可加快移民步伐。”杨嗣昌更狠。
陈奇瑜表示赞同:“陛下,金鸡纳霜库存不少,疟疾对移民的危害大降,加快往南洋移民,以利于尽快填补平叛后缺人的空白。”
这些臣子步子迈得好快。
南方战事结束后即可开始移民,明年计划移民千万,这在朱慈炫看来,已经比放火箭还要快。
他们却还要再快上几步。
喜欢移明皇帝请大家收藏:(www.31wxw.cc)移明皇帝三易文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