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早在1973年,好莱坞已经开始酝酿超级英雄电影,那是在北美最受欢迎的角色——DC《超人》,制片方是一对混迹好莱坞多年的父子,他们花费重金从DC购买了《超人》电影改编权,那时DC已经被华纳收购,但华纳认为超英电影预算太高,不敢冒险投资,仅仅担任了发行方。
当时还是好莱坞新人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对《超人》兴趣很大,曾经主动联系制片方,但制片方对《超人》投资巨大,不敢让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接手,等1975年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依靠《大白鲨》轰动北美后,制片方立刻联系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结果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已经签约了《第三类接触》,再度与《超人》失之交臂。
就这样拖拖拉拉,筹备了整整五年,等到1978年《超人》才正式登上大荧幕,但即使制片方精益求精,付出了漫长时间与精力,寻求了精英团队加盟,但《超人》并没有创造票房奇迹,当年北美的票房收入只有8200万美元,位列年度前三。
这年的票房冠军是荷东出品的《回到未来》,票房亚军是荷东出品的《火爆浪子》,这两部电影的制作成本都远远低于《超人》。
因为《超人》没有达到预期的轰动效果,DC漫画也没有推出新的超级英雄电影。
如今丁贤收购漫威,并准备启动漫威的超英项目,极可能要遭遇《超人》一样不高不低的处境。
但出于对超级英雄角色的热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仍旧愿意参与进来。
乔治.卢卡斯却不同,他对漫威电影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好奇心,他自己原创的《星球大战》与《夺宝奇兵》系列已经足够他忙活,漫威电影对他而言,实在是可有可无。
眼下除了《星球大战》与《夺宝奇兵》,乔治.卢卡斯只对一件事情感兴趣,那就是丁贤即将在好莱坞实施的收购目标。
当初丁贤与乔治.卢卡斯磋商星战玩具版权的时候,两人曾经有过约定,如果将来有一天,丁贤要进军好莱坞,那么丁贤需要事先通知乔治.卢卡斯最终的收购对象。
这次丁贤赴美两个月间,多次率领团队与环球ceo西德尼.希恩伯格展开磋商谈判,导致好莱坞媒体议论纷纷,全在谣传丁贤准备收购环球。
乔治.卢卡斯为此曾经联系过丁贤,并当面向丁贤询问新闻真实性,但丁贤给予的回复只有一个,‘等我确定要收购某一间好莱坞影业前,一定会通知你这间影业的情况,在这之前,从好莱坞散播出去的任何新闻都是假的!’
乔治.卢卡斯想通过丁贤的收购爆赚一笔,他才特别关心丁贤的收购状况,但丁贤不愿意对他过多交底,他也不好意思刨根问底。
此刻听丁贤提到漫威电影,并征询他的意见,他随口敷衍了一句:“丁先生,如果你将来收购了某间掌握有全美发行渠道的好莱坞影业,那不管你提出任何合作,我都愿意让卢卡斯影业参与进去。”
丁贤笑道:“那好吧,到时咱们再商量。”
丁贤入股了卢卡斯影业,他有把握说服乔治.卢卡斯参与漫威电影宇宙的系列项目。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是长期合作伙伴,自己已经对漫威电影表示了兴趣,只要丁贤愿意拿出优厚待遇,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加盟也已经是板上钉钉。
但是仅有乔治.卢卡斯与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还不够,这次丁贤要打造的漫威宇宙系列,囊括了几十部大投资电影,到时要签约几乎所有好莱坞巨星与潜力新人。
如此庞大与复杂的超级项目,需要聘请多位天赋超群的电影人。
目前正在拍摄《异形2》的导演雷德利.斯科特也是丁贤的招募人选之一,与乔治.卢卡斯、史蒂文斯.斯皮尔伯格相比,雷德利.斯科特电影的票房稍有不足,但他是英伦籍电影人,能够协调欧洲影坛,从而照顾到欧洲票房。
乔治.卢卡斯、史蒂文斯.斯皮尔伯格、雷德利.斯科特全是三四十年代出生的电影人,都已经年过三十岁。
在丁贤的规划里,他准备给漫威宇宙电影物色四位统筹导演,最后一位的年纪要低于三旬,但这位导演的影响力却冠绝全球。
这天,丁贤参观完卢卡斯影业。
回到酒店后,他联系了北美经纪公司CAA老板金.弗雷,让金.弗雷帮忙寻找一位叫‘詹姆斯.卡梅隆’的艺人。
詹姆斯.卡梅隆是全球影坛首席票房炸弹,任何剧本到了他手上,都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
丁贤打算把詹姆斯.卡梅隆招致麾下,牵头监制漫威宇宙电影。
但詹姆斯.卡梅隆出道较晚,他的成名作品《终结者》要到1984年才会在全美公映,他目前有没有进入好莱坞发展,丁贤并不清楚。
结果只用了几个小时,CAA老板金.弗雷就找了詹姆斯.卡梅隆,他在电话里告诉丁贤:“上个月公映了一部科幻片《世纪争霸战》,这部电影的特效师是詹姆斯.卡梅隆,他目前待业在家,你随时可以见他。”
丁贤轻轻一语:“让他来黄埔酒店!”
次日上午,年仅二十六岁的詹姆斯.卡梅隆,心潮澎湃的来到洛杉矶黄埔酒店,他被通知,有一位东方电影公司boss,欣赏他的特效模型制作手艺,想要把他签到公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