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先生,不是的,我是岛国人,我是小野彰熊。”小野道。
“岛国人?笔名是……”罗斯皱眉问道。
小野彰熊尴尬道:“我是浪子出版社的责任编辑,我是来代替淮南先生领奖的。”
罗斯点了点头,没再继续问下去。
他不是来领奖的作者,而是评委会成员,书评协会的副会长,美利坚着名文学评论家,同时也是《芝加哥论坛报》的主编。
也可以想象,罗斯·胡尔克也是评委会成员之一。
虽然他只是审核诗歌方面的评委,可对楚枳印象深刻,现场唯一的黄种人,还以为是那位诗人,所以他才去打招呼。
责任编辑代领,淮南仍旧没有来领奖?
罗斯非常喜爱淮南的诗集,无论是《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还是此次获奖的《长久沉默之后》。
但淮南实在太过神秘,神秘到查不出一丁点信息,罗斯是评委会成员的情况下,才知晓淮南的真实国籍。
居然是华夏人。
可他找了多个华夏的朋友问过,得到的答案都是不曾听过。
“神秘的华夏人,几本诗集都用不同的文笔来写,如果不是每本诗集都足够精彩,我甚至怀疑他是一个团队。”罗斯喃喃自语。
因为每本都精彩,那相当于一个团队有三四位天才诗人,三四位天才诗人共用一个笔名,这件事比单人写出这些诗集更不可思议。
“连美利坚书评人协会奖都不亲自领奖,华夏诗人可真是心高气傲。”罗斯对于有才华的人,很是宽松,特别是才华他还能get到的情况下。
小野彰熊用眼角的余光不停地打量坐着的人,好多他都能认出来。
贝尔·李·米勒出生于伊利诺伊州芝加哥的着名作家,特别出名的传记作家,甚至被誉为二十一世纪欧美第一传记作家,他所写的传记小说还被纳入了岛国的教材。
格里菲斯·马丁是生于旧金山的着名作家,非常高产,至今四十余年的创作生涯,共写过21部长篇小说,426多篇短篇小说与2部剧本。
还有托马斯·约翰、弗朗西斯·密兹纳等人,以前都只有在新闻报道上才能见到。
有些小激动,小野彰熊忽然意识到他刚才的表现,是不是太糟糕了点?有些不冷静。
他该说点什么主动向大作家们搭讪,还是就这么安静的坐着呢?
小野彰熊脑内活动丰富,身体却又僵直的如一块冰雕,一声不吭地坐在座位上。
期间,也有其他人来向他打招呼,但都在听到他说自己是岛国人和来自浪子出版社后,又都退了回去。
“可惜华夏诗人没来,今天小礼堂因为少了一个人将会黯淡很多。”
“是啊太可惜了,我太喜欢他的诗歌了。”
“nanhuai太神秘,虽然我喜欢这样的做派,但我更想邀请他参加我的沙龙。”
小野彰熊低着头,听到旁人的窃窃私语,虽说他口语不好,但听力还没问题,来场作家或报社主编似乎都是在夸淮南?
抬起头,见到作家格里菲斯说道:“nanhuai是华夏人也很正常,《巨大的谜题》语言风格简洁凝练,意象奇特而精准,仿佛在读西方的唐诗。”
“nanhuai风格的多元诗最让我感动的,他一个人将欧洲抒情诗、表现主意,与印象主义写到了一个很极致的地步。”弗朗西斯接话。
你一言我一语的夸,因为本尊没来现场,所以在场来宾的讨论焦点就是没来的人。
原来……原来淮南的诗歌在美利坚如此受到青睐,小野现在完全理解了,只要诗歌够好,不来领奖的确没什么。
谈话间,颁奖典礼开始了。
美利坚书评人奖是没有什么候选,获奖名单直接公布出来了,因此颁奖过程没什么惊喜。
负责颁发“年度最惊喜诗人奖”的就是协会副主席,也是《芝加哥论坛报》主编罗斯。
“nanhuai诗中的意象,比资本家的嘴脸还多变,赞美拥抱生命的原始本能,他的诗歌洋溢着庞大的生命力,他就是优秀的诗人。”
罗斯颁发奖状,以及一个信封,信封里有五万的支票。
“我真希望是本人来到,先生替我说:写诗很精彩,希望有更多作品。”罗斯把东西交到小野手中,还是忍不住多说了一句。
喜欢开局顶流的我怎么会糊请大家收藏:(www.31wxw.cc)开局顶流的我怎么会糊三易文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