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数转瞬间。保尔森密集调集了高盛智囊,在财政部大楼启动最后的杀手锏,这是一项高度机密,必须掌握在高盛的手上,否则财政部与美联储的交易就枉费心机了。
维尔伦斯坦德滚蛋后,高盛的浪子野心彻底表现出来了,迫不及待地要操控AIG。
保尔森高盛时代的老朋友,现在依然是高盛的董事、手中持有300万美元的高盛股票的爱德华李迪被任命为AIG的CEO掌握AIG大局。
爱德华李迪执掌AIG帅印之后头等大事就是变卖资产还债。
高盛是第一家收到钱的机构。
高盛又一次大获全胜,步步紧逼的连环局让AIG无路可逃。
首先通过签订现金抵押合同,将AIG逼向了现金流断裂的深渊,不得不寻求保尔森的解救。为了让这一切顺利成章,保尔森先后两次拒绝AIG的求救,将AIG逼向重组的绝路。
然后,高盛上场,将最有可能掌控AIG的摩根大通逼走,彻底断绝了AIG求助其他机构的希望。最后关头,保尔森出手相救,逼迫AIG不得不接受保尔森的任何条件。一切水到渠成,高盛大手笔拿回现金,掌控了AIG,再无风险,成立全球保险大佬的隐形掌控者。
陈朝璘的第一步赌赢了,如果AIG恢复清偿能力,他将创造一个奇迹,用不足5亿的本金,撬动400亿的债权收购并且成功地兑现到利润。
不过事情不会总是进展顺利,一切都只是刚刚开始。
高盛不会轻易容忍他吞到了如此巨大的一块肥肉,更何况现在这块肉是自己身上的。
简妮给陈朝璘打过一次电话,电话里的她简直欣喜若狂,她代表高盛给陈朝璘一个出价,高盛愿意已120亿的高级,全面接手他持有的全部CDS份额。
陈朝璘没马上回复她的交易要求,从商业角度来看,现在还没到出手的最佳时机。
不过如果考虑到和高盛良好的合作关系,舍弃一部分利益也是必要的长期布局需要。
他打算暂且先抻一抻高盛,看看他接下来还有什么出招。
他这两天把注意力都集中在绿树证券身上。
正如他所料一样,绿树金融包括旗下的绿树证券都深度参与了CDO以及CDS的交易炒作。
早在雷曼兄弟破产前,绿树金融就已经泥足深陷了。
绿树金融的抗风险能力远远不能比肩雷曼兄弟。
现在雷曼兄弟已经彻底地躺倒了,等待绿树金融的将会是什么命运已经不言而喻了。
金融危机的本质就是流动性的危机,这对中小型投行简直就是无差别的杀伤。
极端的例子开始出现,008年9月26日全美最大的储蓄及贷款银行-总部位于西雅图的华盛顿互助银行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查封、接管。
华盛顿互助银行设立于1889年,涉及资产3070亿美金,它的倒闭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桩银行倒闭案。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米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2008年是很多人的噩梦,在港城,陈朝璘每天都能看到有报纸报道,有人因为投资美国债券赔上全部身家的人跳楼自杀。
港城如此小的面积,自杀率在2008年却一跃名列全球前茅。许多人还没反应过来就发现自己的钱都不见了。
再看米国的底层百姓,大量和“中产阶级”一样无力负担年年攀升的房贷利息,房子被强行没收,他们被银行赶出家门,公园的长椅成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家”,甚至几个人因为抢一个长椅而大打出手。
贷款公司和银行没收了所有的房产,但房子大量的积压,没人买更没人住,更卖不上原有的价格。房价下跌速度令人难以接受,房贷债券衍生的比全球GDP规模还要大上几十倍金融泡沫,瞬间崩塌。
港城很多明星和富豪都是雷曼兄弟公司的客户,他们从雷曼公司进行债券业务办理,结果可想而知。
雷曼兄弟宣告破产,他们的破产也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民众恐慌范围扩大到了全世界。
除此以外,金融公司几乎全部破产,港城新世纪金融公司破产时裁员了3000人,大量的无业游民在街头漫步。
米国的一项养老金项目也因此投资失败,直接亏损2万亿美元,间接亏损无数,很多资金持有者纷纷外逃到其他领域,直接与金融划清了界限。
丢了养老金,无比愤怒的米国老人走上街头,和一群年轻的小伙子一起游行示威,场面一度混乱不堪。
可悲的是,为了弥补空缺,美国政府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那些睡长椅的百姓,和失去养老金的老人,而是华尔街银行家。
美国政府拿出纳税人上缴的7000亿美元,交给了华尔街的银行家们,银行家不仅没有得到惩罚,反而得到弥补。这时候就发生了反社会性的一幕,这边民众们睡着长椅桥洞,那边华尔街的银行家拿着政府给的救命钱给公司高管发百万年终奖。
最终的来的只有民众的暴怒,一无所有的民众聚集在一起,每天要做的是就是走上街头进行抗议。他们的口号就是“占领华尔街”。但是这样并没有得到政府的帮助,反而得到的是政府冷漠的目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