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哈拉汗国最近五十年混乱不断,大量的乌兹别克人涌入到阿富汗北部,这些人自然也想念家乡,让他们聚在一起的不是宗教因素,也不是某位大贵族,而是这种月即别山鹰。
山鹰通体黝黑,但头部是白色的,爪子金黄,是布哈拉人最珍爱的动物,如同女真人珍爱海东青那样。
如果还是在阿富汗北部,乌兹别克人兴许不会太过想念家乡,但到了遥远的马尔丹盆地、犍陀罗一带,他们急需一种能够区别于普什图人、旁遮普人、锡克人的东西,于是“月即别山鹰旗”就应运而生。
对于这一点,特鲁琴情报机构早有了解,既然是奇袭白沙瓦,哈拉奇也打上了一面。
他们沿着印度河西岸北上,在伊萨海勒附近进入卑路支高原荒漠地带,沿着一条以前由信德商人踩出来的道路逶迤北上。
五日后终于抵达了科哈特盆地(白沙湾以南)。
作为出身于乞塔德秘书、近卫营营长以及克里米亚半岛贾博伊鲁克诺盖部王子的哈拉奇,一方面自然按照特鲁琴军的规制在前后左右布置了侦骑,一方面又采用了游牧部族惯用的方式,通过天气、风向沙尘、牲畜粪便、足迹来辨别敌情。
既然是奇袭,自然采取了“强遮蔽”的方式,当然了,他们只对行人施行了强遮蔽,并没有对当地的牧户施行这一措施。
他么这一措施咋抵达科哈特盆地之前一直畅通无阻,直到抵近之时。
他们发现了一支同样打着“月即别山鹰旗”的队伍!
这显然是一支小分队,但既然有资格打着这样的旗帜,显然里面有重要人物。
约莫三百多骑,一色的条纹短袍,抱着黑色的大厚头巾,一色的大胡子,当中一位约莫二十多岁,他那一身条纹短袍显然是丝绸的,头巾上还插着一根火红色羽毛,身材瘦长,但握着缰绳的却是一双硕大无比的大手!
他身后背着火枪,腰间挎着一把明显比其他人长得多的弯刀,阿富汗人多用弯刀,上档次的自然是乌兹钢刀,但这种弯刀很少有超过一米的,此人的弯刀却明显超过一米!
哈拉奇他们抵达的科哈特盆地,北面不远处就是科哈特山,越过科哈特山就是马尔丹盆地,也就是白沙瓦城所在的地方。
这支骑兵都骑着清一色高头大马,大马大多呈赤红色,身材比马瓦里马还要高大,骑士也皆剽悍强健,虽然多露风霜之色,但依旧掩饰不住他们的强悍。
甫一见到一支人数远比他们多,还打着月即别山鹰旗的骑兵队伍,他们也是愣住了。
在马尔丹盆地,只有阿达尼可能拥有这么多的月即别骑兵!
“旅长”
随行的向导突然说道。
“他们不是马尔丹乌兹别克人,而是赫拉特乌兹别克人!”
“哦?”
“您看,虽然都是月即别山鹰旗,但我们的旌齿都是用白色的山羊毛制成的,但对面的显然不是,他们的旌齿更长,毛色虽然大体呈白色,但却泛出淡黄,这不是山羊毛,而是骆驼毛!他们......,他们是赫拉特乌兹别克人!”
哈拉奇心里一凛,“赫拉特人竟然打到这里来了?这么说马哈茂德已经攻下了喀布尔,并突破了开伯尔山口,打到马尔丹盆地来了?”
他的大脑开始高速运运转起来。
“首先,从喀布尔出发,只有一条沿着开伯尔山口抵达马尔丹盆地的捷径,不可能从茫茫苏莱曼山绕到其背后”
“不过,此人为何这么肯定他们是赫拉特乌兹别克人,而不是阿富汗北部的乌兹别克人?另外,在喀布尔附近难道就没有乌兹别克人?”
便将这个疑问抛给这名向导。
与此同时,他的骑兵开始从对面的月即别山鹰旗骑兵两翼包抄过去。
“旅长,整个阿富汗境内,除了赫拉特乌兹别克人使用骆驼毛,其它地方的乌兹别克人用的都是山羊毛,不会错的”
哈拉奇的疑虑更甚,“赫拉特人既然打到马尔丹盆地来了,说明他们完全控制了大局,此时四殿下手里有两个军,怎地还没有出动?难道陛下对于阿富汗的局势又有了新的判断?”
对面的骑兵倒也勇悍,面对着几乎是他们十倍的骑兵也没有惊慌,那位有着巨大手掌的骑士并没有理会特鲁琴军的包抄行动,而是带着部队走近了哈拉奇。
“请问对面......”
那人说的是果然是突厥语。
“你们是......”
哈拉奇自然不会先暴露身份。
“我是赫拉特乌兹别克汗马吉德”
“马吉德?”,哈拉奇脑海里立时便浮现出一人。
马吉德,马哈茂德女婿,是赫拉特附近乌兹别克人的首领,他们不在阿富汗北部,而是在西边的赫拉特,自然是以前跟着纳迪尔沙东征西讨的乌兹别克人后裔,而不是迁徙到此的。
赫拉特是普什图人的大本营,不可能容忍其他部族大规模进驻,只有像杜兰尼这样的枭雄才会主动让跟随自己的外族迁到自己的部落。
“你们攻下了喀布尔?”,哈拉奇装出一副惊慌的模样。
喜欢1745龙兴欧罗巴请大家收藏:(www.31wxw.cc)1745龙兴欧罗巴三易文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