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阳大厦总计16层,单单围脖科技就占据了5-11,总计7层,员工数超两千人,不用预估也知道,用不了多久,逸阳大厦就将满负荷的运转。
而这里将是承载围脖腾飞的福地,此时的工地上各种建筑机械都在忙碌的运转着,工人们也在忙碌的工作着。
现在是2009年5月下旬,李彧的要求是最迟一年内完成逸阳与围脖的全部剥离工作,包括工作场合。
围脖科技还没有搬过来,但已然开始享受高新开发区带来的优点,例如三减两免,例如低息贷款。
已经回京几天的李彧有点无所事事,最近的他开始巡查起自己的产业,这里是起点,但不是重点。
第二站,麻花。
麻花的总部也在这块经济开发区内,甚至说,眼前的这块热火朝天的工地就曾是麻花的总部所在地。
李彧就是以麻花为切入点拿下周围的地皮,并为之兴建新的大厦。
工地以南的一栋建筑里,这里是麻花临时办公地点,今天的李彧再次出现在这里。
与几年前的他拿着百八十万从张辰手里忽悠了15%的股份不同。
现在的他有足够的底气出现在这里,因为他是这里的主人,现在的他是麻花的最大股东,而且没有之一。
张辰手里拿着千万的现金,高高兴兴的成为第二大股东,现在的他占据的股份依旧有近乎40%,余凯还是第三股东。
李彧是最大的股东不假,但他并没有插手麻花的日常经营当中,只是担任了副总经理的虚职,类似于吉祥物的存在。
即便如此,也没有人可以无视,也不敢无视他与他身后的逸阳系的存在。
麻花的财务自理,算是给了对方极大的自由性,但有逸阳的财务部门监管,这一点没人反对。
站在窗边的李彧看着不远处忙碌的工地,即便是身处屋内,都能听到建筑设施运转的声音,以及一辆辆装满混凝土的罐车驶入工地,倾泄,然后离开。
一辆辆渣土车在挖掘机的大手下,很快的装满,然后带起一阵阵尘土驶向远方。
“未来的这里将产生一家市值过万亿的企业,你们相信吗?”
张开怀抱的李彧仰着脸,感受着五月里有些炙热的阳光照耀在他的脸上,将他的自信带向远方。
他的身上,他的身下,他的面前,他的身后都是他的城。
“.......“
张辰与余凯对视一眼,并没有说话,主要是他们不相信这一点。
这里是张辰的办公室,他是麻花的董事长,目前占据了麻花40%的股份,余凯是麻花的总经理,占据了9%。
他们三位就是麻花的全部股东,而在外打拼的麻花功勋演员们,目前还没有股份。
现在的情况下,只要李彧一句话就可以将外面的人全都拉入自己的阵营,在极端些,他可以将张辰踢出局。
刚刚成为大股东的他并没有刺激对方的意思,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时局会推动着他们不得不做出改变。
现在的李彧都有资格看不上麻花这份产业,因为见效太慢,不过既然是自家亲儿子,就得尽量的将其做大,而只有拥有决策权才能够促使他推动麻花前行。
例如广告投放等等,这也是张晨愿意放弃大股东的原因,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现金。
1000W换10%的股份,代表着李彧对麻花的估值达到了亿级的门槛,相比于三年前的100W换15%,何止是天壤地别。
对比一下京東,2008年营业额达到13亿,而且增长速度可是2007年的三倍,才不过混到了十亿估值。
麻花的票房能有千万吗?
相当有难度。
余凯对于谁是麻花的最大股东不是太关心,反正不会是他,甚至说他对于李彧成为大股东还抱有期待。
毕竟逸阳对于麻花的支持是温润而强大的,而他个人而言,因为逸阳的入局,让他摆脱了经济窘境,车房都有,算是在帝都安了家。
六年前投资的五万块钱,到今天已经让他有了千万身家,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而这一切,都是李彧入局以后带来的福利,这一点余凯记得很清楚。
人都是趋利,以及希望依靠强者的,从无例外。
更何况,他太累了,他是麻花的总经理,是一切的执行者,而张辰对于这些俗务极少参与,不是他不负责,而是他的身体状况很差。
最近一年多一直处于调养状态,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完全恢复。
天塌了有个子高的顶着,本来他是张辰后的第二高,现在他是三爷的位置。
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自然由逸阳考虑,至于李彧会不会乘机把控麻花的执行权就不是他应该考虑的事情。
张辰心中其实并不甘心退出最大股东的位置,但李彧给予的代价过于丰厚打动了他。
按照1亿估值收购10%的股份,这钱是给他私人的,并拿出三百万作为麻花日常经营与补贴。
同时给他们提供一块专属于麻花的根据地,一栋位于市中心的,可以同时容纳近两千人的三层剧场。
不过是从第一到第二而已,本来他的就身体不允许他参与繁忙的管理工作,坚守在一线的是余凯。
事实已经无法改变,只能选择接受,但他们对于李彧嘴里的万亿市值的产业不以为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