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阔台此刻很愤怒!
明明手握巨大的战略优势,却无法转化为战术上的胜势。
每到关键时刻,这支金国的忠孝军总会创造出奇迹将自己的布置打乱。
赤老温战败了,史天泽战败了,现在速不台也战败了!全都败在完颜陈和尚的忠孝军手下。
激怒之余,他杀了好几个日常就看着不顺眼的属下,又将自己的亲信大将速不台撤职,才稍稍缓解愤怒的心情。
他毕竟是草原共主,雄才大略的窝阔台汗,静下心来仔细思量如今的事态,其实也还没到一败涂地的时候,依然是有转圜的余地。
对于已经占了地域、人口、兵力优势的蒙古来说,倒回谷之败和卫州之败,都不足以伤筋动骨,而且这些损失,他完全可以承受。
但是,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成吉思汗麾下的四杰四犬,已经死了六个,活着的两个都一败涂地。可他手中其实还有另外一张王牌,只不过一直没有用,不是他忘了,而是不想用。
这个王牌就是他的弟弟、成吉思汗第四子孛儿只斤·拖雷。
拖雷的军事能力也是顶级,以前不愿意用是担心这位太过优秀的弟弟抢了自己的风头,功高震主。国内不少人反对他上位,而是拥护拖雷,这也给他带来极大的压力。
而如今这个形式就顾不了那么多了。
大宋炎兴二年(金正大八年,蒙古太宗三年,公元一二三一年)元月,窝阔台命皇弟拖雷攻略金国重镇凤翔(今陕西宝鸡),凤翔攻防战由此展开。
凤翔府是金国秦陇防线上关键的一环,如果失守则金国陕西将不保。
拖雷将蒙古军的主力部署在凤翔四周,并不急于攻城。他在放出哨骑四处侦察,倘若金军主力来救援,那他就可以进行围点打援,用凤翔当作诱饵,来消灭这些远道赶来的援军,消灭金国援军之后,再打凤翔府。如果金军不来救援,那就直接打下凤翔。
拖雷围点打援的战法很奏效,金军主力集结在潼关的援军因惧怕遭遇伏击而逡巡不前。直至从卫州出发的完颜合达率领主力赶到华阴,金军才开始与蒙军交手,而且效果显著,完颜合达很快便打败了塔思率领的阻击部队。
但拖雷也率领主力立刻驰援,完颜合达见蒙军军容强势,担心被伏击,只能撤走。
完颜合达面对精锐的蒙军铁骑,还是信心不足,能做的只是凭着天险,确保汴京的安全。
蒙军见完颜合达没有上当,便直接回师攻打凤翔府。
凤翔府虽然固若金汤,但拖雷从河北汉军处调来了几十架砲车,日夜轰击不停,失去援兵的凤翔府终于被蒙军攻陷。凤翔主将李昌国的被俘投降,也成了蒙军在这几年对金作战中取得的最大战果。
李昌国投降蒙古后急于表功,也恨金国各军见死不救,马上道出了金军防线的致命弱点,他向拖雷献策:如今金主迁到汴梁,就是靠着黄河,潼关的天险来拦住蒙军。若能从凤翔,入宋国境内借道汉中,不一月可达唐州、邓州,那样就直接插入河南腹地,直去汴梁。
其实这条战略就是成吉思汗的的遗嘱之一。这条计谋确实很好,但窝阔台为何一直不用,却非要不顾伤亡攻打金国的关河防线呢?其实有三个原因。
其一,蒙军与宋国忠义军数年前在山东交战不停,驻守河北的郡王带孙身死山东,大王孛鲁这些年一直请愿伐山东报仇,如今杀死带孙的忠义军节度使已经成了宋国的皇帝,若找宋国借道,孛鲁所在的河北、河东兵马军心势必受影响。
其二,宋金两国虽是世仇,但宋国的皇帝和官员未必肯借道。这些年蒙古人征战四方,宋国人也看得很明白,当蒙古人灭金之后,肯定会挥师南下,进攻宋国。
其三、蒙古人在消灭西夏的过程中,曾经遣兵洗劫宋境蜀口的关外五州,宋军如何能让蒙军再次入境?
但此一时,彼一时,拖雷建议窝阔台先派几路使者去宋国边境接洽。若是宋国不肯借道,他便强攻借道。
就在拖雷攻下凤翔府不久,宋朝的更化革新也到了关键时期。
首先是,三个月前,殿前司马军诸军与步军诸军的整编终于结束,百万贯的军费被节省下来,接下来兵部会将侍卫马军司与侍卫步军司进行整编。赵与芮知道,自己面临的阻力依旧很大。
朝廷颁布的《军器法》已经运行数月。工部军器所的职责范围被定位为改进并研制新兵器、编定兵器法式和阵法、监管中央兵器生产、管理地方兵器生产和修筑城防、统筹军事物资及装备等五个方面的职能。
朝廷对各类兵器的制造法式进行裁定,统一兵器的制造规格和验收标准,引进山东忠义军工匠营的部分新技术,一部分兵器甚至直接在忠义军工匠营中生产,极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作为交换,忠义军也开始装备朝廷的神臂弓等军国利器。
闽中平乱也基本已经接近尾声,在赵召夫击败了几支匪兵主力之后,给了剩下的匪兵极大的震慑。曾有几支贼兵在匪首张魔王的召集之下,合兵一处共三万人与赵召夫的忠义军进行了最后的决战,忠义军的战斗素养再次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