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瓶一直有心买下承风茶馆的第三道院,可乔东城不肯出售,而且他还把原来的旧瓦房拆掉,建成仓库。给苏瓶一种感觉,他肯定是不会卖的。如今听说要卖,苏瓶心中一喜,便去到乔东城家里问价。
苏瓶好奇,乔东城为何突然改口?
乔东城解释说,有一位合作多年的商人朋友,说好要租用仓库,可那朋友出了意外,仓库就不用了。之所以肯用同样的价格卖给苏瓶,而不是财阀韩家,是因为乔东城要求苏瓶必须继续经营茶馆。如果苏瓶不经营茶馆,他要收回房产。
多年后苏瓶才知道,乔东城这些话都是谎言。而真正的原因,听起来很荒唐。究其根源,还是梁朝人迷信导致的。
乘风茶馆的三道院子里都发生过命案。还记得当初查《祁昱瘦马案》时,在茶楼后院和第二道院里挖出的几具骨骸。当时认为是祁昱他们干的,可事实并非如此。
而乔东城新建起的仓库,压根就没打算租给谁,在仓库的几根大柱子下面,都压着陶罐,每个陶罐里装有一个被溺死的孩子。
这是齐王赵常春找到“高人”布置的法阵,据说此法阵可将齐王的灾祸转嫁到买房者身上。可事实上一点用也没有,后来齐王还是被万隆帝给干掉了。
可这时苏瓶并不知道这些,他只是一溜烟的跑回家去,找郡主借钱。可大清官唐梅手里没钱。苏瓶想借唐梅手中的大仓流动金用一用,却被唐梅严词拒绝。
“不要那么死脑筋好吗?你手里十几万两银子,借我一千还不行?”苏瓶央央着说。
唐梅捂着桌子上的钥匙说:“不行,这是规矩。”
苏瓶正色问:“那你们唐家有没有借钱的地方?”
唐梅道:“你去找四哥借,看他借不借给你。”
苏瓶眨眨眼:“我在你四哥面前能有什么面子?要不你去帮我借?”
此时唐梅已知道洛阳房价在涨,所以她对苏瓶投资房产这件事持有肯定态度,她甚至有些后悔,当初没跟着苏瓶一起投资。不过她很要面子,是不会说出来的。
她后来真的去找四哥借钱,结果唐宽一挥袖子说,从你账上直接借给苏瓶就好。然后她又回家,从箱子里取钱。苏瓶坐在席上偷笑。
唐梅冷眼回看,瞪了苏瓶一眼,把一袋子钱放在案上:“我警告你,成婚之后就不能再买,否则触犯《泰平之盟》。”
苏瓶道:“你家那些老爷、公子在外坊也有房子,只不过没用自己的名字买。”说话间,苏瓶指向隔壁:“你五叔就有。”
“他们是他们,我是我。”唐梅坐下道:“你别笑,四分利息,一文钱都不能少。”
唐立、唐宽他们确实在外坊有房产,但他们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养女人。这种事,即便被皇帝知道,往往也是睁一眼闭一眼,不会对唐氏发难。
如果唐孟西门三军阀,像韩樊钱三财阀那样大肆购买房地,皇帝就不能忍了。不过苏瓶估计,韩樊钱三家的好日子也不会太长久,皇帝迟早会干涉。苏瓶猜测,行事诡谲的万隆帝很有可能敲他们三家的竹杠。
苏瓶终于如愿以偿,买下第三道院,而这新建的仓库举架高大,能放下许多货物。苏瓶甚是满意,感叹道:“这么大的仓库,每月租金最少二十两。”
苏瓶花掉两千两买这道院,还缴了二百两税金,现在苏瓶手里只剩下一百五十两银子。
梅染掰着手指道:“那要一百一十个月才能回本,九年多呀!”
苏瓶眉毛一挑,指着仓库道:“它本身就是钱,还要什么回本?我租一个月,就赚一个月的钱。而且它还会不断涨价。”
梅染问:“你估计能涨到多少?”
苏瓶揉了揉下巴:“这可不好说,或许有一天它能值一万两。”
梅染讥诮道:“你可真会做梦。”
这明明是苏瓶的家产,可梅染却看起来很高兴。她还前后门跑两趟。茶馆正门对着甜水街。后门正对着北一街,距离北坊门只有几步之遥。真个物流方便。后门已被乔东城加宽,可以走马车。
……
翌日清晨,苏瓶早早去大理寺点卯。大清官坐镇,效果就是不一样。大理寺看起来庄重严谨,若有人迟到,当场记下,月底罚款,毫不含糊。
这对于一向不喜欢按时上班的苏瓶来说,真的很受罪。可苏瓶也是无奈,作为秦礼选调的“能人”,他还不好意思在这种小事上打秦礼的脸,于是只能像个劳动模范似的每日准时点卯。
秦礼一共选了四个“能人”,这四位状态不一。苏瓶是最异类的那个,他压根就不想给大清官效力。另外三位倒是很有干劲儿,只是最近碰壁较多,有些灰头土脸。
毕竟秦礼安排的任务各个都是难度系数极高的,仅凭这帮七八品小官,恐怕是玩不转。
苏瓶这几日什么也没做,结果与那三位积极分子的成绩是一样的,大家的业绩都是“零”。
曾经威风八面的十大棒,现在也威风不起来了。
秦大人今日参加早朝,早朝结束要见这四位能人。估计秦礼已经很不爽,要问问这四位是怎么搞的。可是等了半天,也没把秦大人等回来,已是中午饭时。
“李大人,一起吃点?”
“哦,不必了吧,我去饭堂就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